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喜报!实验室学生裴森最新成果,聚焦疫情之初!《Science》刊发!

裴森博士期间师从数学科学学院郑志明院士,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工作。数学背景帮助他把实际问题凝练抽象成核心数学问题,寻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交叉学科研究需要深入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搞清楚本领域内普遍关心的问题,又需要跳出数学研究中的完美假设,认识到数据中存在的缺陷,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些缺陷。相信随着未知问题越来越复杂,学科交叉将成为未来科研攻关中的重要方法。

郑志明院士为带头人的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是从事数学学科交叉方面的研究。实验室依托北航数学科学学院,建成了“空、天、信、数”融合、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学科交叉平台,为学校形成“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布局,在强化理科的基础支撑作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室十分重视国际和国内的合作与交流。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团队开展了空天重大合作计划,还先后分别与美国数学研究所及德国Springer合作创办了SCI国际杂志“Math. Biosci. Eng.”和“Math. Comput. Sci.”。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巴黎六大构建国际创新团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曾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任程序委员会主席、作邀请报告或到国外访问。

裴森校友取得今天的成绩绝非偶然。在实验室中,研究生们享受到很高的自由度,这种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是获得原始创新性成果的重要前提,不但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而且几乎每天都能和导师(或一对一指导的青年老师)朝夕相处,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涵养深深影响着他们。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博士毕业于实验室的马一方在网络科学、数据科学、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Nature,PNAS,NaturePhysics,JAMA, Physics Report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陈巍于2007年开始在实验室读博,研究生期间在物理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先后发表两篇获得国际高度评价的论文,获得美方全额资助进入美国信息科学顶级实验室Barabasi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学成归国后,2019年作为“***”计划成员引进。

前不久,实验室毕业后留校任职的唐绍婷教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与信息交叉理论与应用”获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张筱教授在实验室读博期间,作为第二完成人,其所在项目团队摘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已留校任职,并入选“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目前实验室在读的郑毅博士是唐绍婷教授组的成员,实验室对他延续了对裴森的培养模式,目前,郑毅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得到哈佛的邀请。

综上所述,这种既高站位、宽视野,又因人而施的个性化特色教育方式是北航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的一种探索,培养模式在国内博士培养中形成了典范

裴森大学二年级开始,就进入郑志明院士的动力系统基础数学讨论班,这是学院面向2006级本科生量身定做的三个研讨班之一,前沿的学术问题和循序渐进的基础理论科研训练,激发了他参与并持续推动基础数学研究,打牢了功底。后续,裴森延续之前的学习和研究,保送直博生进入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团队一起在郑院士的指导下探索开展非线性动力学和动力系统等数学原理在信息领域的应用。团队开创性地将连续空间中的行为演化和系统分析工具引入密码、复杂信息系统和智能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打开了决策性小概率事件发现、信息全局涌现、空天高速安全数传等难题突破的新思路,有力支撑了一系列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专项工程中的重要战略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过程中实验室形成了交叉学科研究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自本科起通过讨论班加强的科学素养训练,应用数学的科研由国家重大需求的问题牵引,借力团队融入数学原理、到技术突破、再到装备研制的完整创新链,学生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入手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思维习惯和科研能力。此模式培养下,每年的博士毕业生都收到全球顶尖研究机构的高薪博后邀约,并陆续产出了国际顶尖的研究成果。裴森之后,07级的马一方博士受邀到美国西本大学博后,在Nature,PNAS,Nature Physic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媒体报道累计超过50次;08级的李卫华博士受邀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后,并在2019年得到德国洪堡学者资助;不胜枚举,马上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郑毅也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后邀请。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也在毕业后不久陆续得到了优青、卓青等人才项目资助。特别是,团队开创性的学术思想和紧密合作的科研氛围,也陆续吸引着这些团队培养的海外优秀人才回校工作,陈巍博士2019年回国并入选***计划,裴森博士也多次表示希望回国工作、报效母校。

版权所有  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