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实验室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形成国际“三大”模式:
一、长期与丁肇中教授AMS国际团队合作,深度参与了AMS负载运行控制中心和科学运行中心的多项工作,实验室成员单宝松作为AMS-02核心成员在顶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论文17篇,合计引用次数超过4000;
二、与法国巴黎六大、CNRS、INRIA在科学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共同提升学术影响力等方面深化合作,有力支撑实验室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MCS的稳步发展和高端国际学术会议ISSAC 2019、AISC 2018的成功举办;
三、通过沙德洛夫院士,在科技部中俄合作重大项目支持下,组建包含4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中俄科学计算团队,瞄准数值化风洞中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共同举办中俄数值方法年度交流会议,暑期学期等。



